AL-010 IGBT過熱】

可能原因:

1.冷卻系統失效

2.驅動器輸出短路

3.環境溫度太高

4.周圍有發熱物體

5.超過驅動器額定負載連續使用

檢查:

1.檢查風扇是否正常運作。

2.檢查驅動器輸出接線。

3.檢查環境溫度是否在 55 ℃ 以下。

4.檢查周遭環境。

5.檢查是否負載過大或馬達電流過大。

處理方式:

1.排除風扇失效因素,或送回經銷商或原廠檢修。

2.參閱手冊「配線與信號」,正確接線。

3.參閱手冊「搬運與安裝」,改善散熱能力。

4.移除發熱物體或加強散熱能力。

5.降低驅動器負載,或選用更大容量之驅動器。

 

AL-011電機過熱】

可能原因:

1.馬達冷卻系統異常

2.數位溫感感測訊號設置錯誤

3.類比溫感感測訊號異常

4.電機額定電流設定不正確

5.加減速時間過短

6.負載過大

檢查:

1. 檢查馬達冷卻系統。

2.檢查數位溫感回授是否正常。

3-1.檢查類比溫感回授是否正常。

3-2.類比溫感器參數設定錯誤。

4.檢查額定電流參數。

5.檢查加減數參數。

6.檢查負載率是否持續超過 100 %

處理方式:

1.更換冷卻系統。

2.根據數位溫感回授方式(A B 接)修正參數 P1-40 P1-43

3-1.確認配線有無鬆脫或異常。

3-2.檢查參數P1-30P1-31設定是否正確。

4.確認輸入參數。若有修正需重新調機。

5.加減速時間增長。

6.更換功率較大馬達。

 

AL-012過電壓】

可能原因:

1.馬達減速時,電壓回衝至DC BUS

2.主迴路輸入電壓高於額定容許電壓值。

3.驅動器硬體故障。

檢查:

1.檢查回生電阻是否正確。

2.用電壓計測定主迴路輸入電壓是否在額定容許電壓值以內。

3.用電壓計測定主迴路輸入電壓是否在額定容許電壓值以內。

處理方式:

1.參閱手冊「配線與信號」,選用正確回生電阻。

2.若輸入電壓在額定容許範圍外,請改用正確電壓源,串接穩壓器。

3.若輸入電壓在額定容許範圍外,請送回經銷商或原廠檢修。

 

AL-013【低電壓】

可能原因:

1.主迴路輸入電壓低於額定容許電壓值。

2.驅動器硬體故障。

檢查:

1.用電壓計測定主迴路輸入電壓是否在額定容許電壓值以內。

2.用電壓計測定主迴路輸入電壓是否在額定容許電壓值以內。

處理方式:

1.若輸入電壓在額定容許範圍外,請改用正確電壓源,串接穩壓器。

2.若輸入電壓在額定容許範圍外,請送回經銷商或原廠檢修。

 

AL-014過速度

可能原因:

1.馬達動力線 U V W相序錯誤

2.編碼器異常

3.伺服系統 overshoot過大。

4.速度命令變化過劇。

檢查:

1.進行「編碼器功能測試」,測試間期是否發警 AL-24。參閱手冊「新代驅動器自動調機」。

2.進行「編碼器功能測試」測試間期是否發佈任何警報。參閱手冊「新代驅動器自動調機」。

3.觀察到機台有振動。

4.控制器命令規劃是否過於急劇。

處理方式:

1.修正動力線相序或是修改參數 P3-22(0110)

2.根據警報處置方式排除異警。

3.調整增益參數 P2-02, P2-03

4.調整控制器加減速時間常數,將其數值加大。

 

AL-015過電流

可能原因:

1.由於機械性因素而導致馬達堵轉,造成運轉時的負載過大。

2.負載過大

3.編碼器、馬達接線錯誤

4.編碼器異常

檢查:

1.檢查運轉命令與馬達轉速回授是否落差太大。

2.檢查輸出電流是否接近驅動器尖峰電流,參數 P5-01

3.檢查編碼器與UVW接線。

4.進行「編碼器功能測試」測試間期是否發佈任何警報。參閱手冊「新代驅動器自動調機」。

處理方式:

1.排除機械性因素。

2.降低負載。

3.參閱手冊「配線與信號」,正確接線。

4.根據警報處置方式排除異警。

 

AL-016過載

可能原因:

1.由於機械性因素而導致馬達堵轉,造成運轉時的負載過大。

2.超過驅動器額定值負載連續運轉

3.編碼器、馬達接線錯誤

4.編碼器異常

檢查:

1.檢查運轉命令與馬達轉速回授是否落差太大。

2.檢查負載率是否持續超過 100 %

3.檢查編碼器與UVW接線。

4.進行「編碼器功能測試」測試間期是否發佈任何警報。參閱手冊「新代驅動器自動調機」。

處理方式:

1.排除機械性因素。

2.提高馬達容量或降低負載,或是修正控制器加減速時間常數,將其數值加大。

3.參閱手冊「配線與信號」,正確接線。

4.根據警報處置方式排除異警。

 

AL-01AIPM過電流】

可能原因:

1.由於機械性因素而導致馬達堵轉,造成運轉時的負載過大。

2.負載過大

3.編碼器、馬達接線錯誤

4.編碼器異常

5.驅動器 IPM 模組損壞

檢查:

1.檢查運轉命令與馬達轉速回授是否落差太大。

2.檢查輸出電流是否接近驅動器尖峰電流,參數 P5-01

3.檢查編碼器與UVW接線。

4.進行「編碼器功能測試」測試間期是否發佈任何警報。參閱手冊「新代驅動器自動調機」。

5.檢查 IPM 模組。

處理方式:

1.排除機械性因素。

2.降低負載。

3.參閱手冊「配線與信號」,正確接線。

4.根據警報處置方式排除異警。

5.送回經銷商或原廠檢修。

 

AL-01B回生過載】

可能原因:

1.負載過大

2.回生電阻功率太小

檢查:

1.檢查負載。

2.檢查回生電阻是否正常。

處理方式:

1.降低負載。

2.參閱手冊「配線與信號」,選用正確回生電阻。

 

AL-01C編碼器錯誤(~1.2.31)

可能原因:

1.編碼器與伺服驅動器通訊受到干擾

2.編碼器通訊介面型態設置錯誤

檢查:

1-1.檢查串列配線是否正常,線材屏蔽是否正確接地。

1-2.檢查D1-28D1-50數值是否超過100

2.檢查參數 P3-20

處理方式:

1.參閱手冊「配線與信號」,正確接線。

2.參閱手冊「驅動器參數手冊」,正確設置參數,並重新啟動驅動器。

 

AL-01D電流檢出故障1

可能原因:

1.U 相電流檢出回路故障

檢查:

1.NA

處理方式:

1.送回經銷商或原廠檢修。

 

AL-01E【電流檢出故障2

可能原因:

1.V 相電流檢出回路故障

檢查:

1.NA

處理方式:

1.送回經銷商或原廠檢修。

 

AL-01F位置控制偏差過大】

可能原因:

1.扭矩限制過低

2.外部負載過大

3.控制命令變化過劇。

檢查:

1.檢查參數 P3-11

2.檢查負載率是否持續超過 100 %

3.控制器命令規劃是否過於急劇。

處理方式:

1. 修正扭矩限制值。

2.減低外部負載或重新評估馬達容量。

3.調整控制器加減速時間常數,將其數值加大。

 

AL-021回生異常】  

可能原因:

1.回生用切換電晶體失效

檢查:

1.檢查回生用切換電晶體是否短路。

處理方式:

1.送回經銷商或原廠檢修。

 

AL-022風扇故障】

可能原因:

1.驅動器後級風扇故障

檢查:

1.檢查風扇是否轉動。

處理方式:

1.送回經銷商或原廠檢修。

 

AL-023編碼器Index訊號異常】

可能原因:

1.編碼器連接器的接觸不良,或連接器接線錯誤

2.編碼器異常

3.新代編碼器極數(P3-30)設置錯誤

檢查:

1.檢查編碼器接線是否正常。

2-1.進行「編碼器功能測試」測試間期是否發佈任何警報。參閱手冊「新代驅動器自動調機」。

2-2.利用手輪緩慢轉動機台,觀察 Index Counter 是否等於解析度。

3.檢查P3-30設定值

處理方式:

1.參閱手冊「配線與信號」,正確接線。

2-1.根據警報處置方式排除異警。

2-2.送回經銷商或原廠檢修。

3.設置正確的編碼器極數,並重新啟動驅動器。

 

AL-024編碼器極性錯誤】

可能原因:

1.編碼器極性輸入錯誤

檢查:

1.檢查機械角是否正常。

處理方式:

1.修改參數P3-22(0110),並重新啟動驅動器。

 

AL-025編碼器解析度錯誤】  

可能原因:

1.編碼器解析度輸入錯誤

2.編碼器故障

3.新代編碼器極數(P3-30)設置錯誤

檢查:

1.檢查參數P3-21數值是否與銘板解析度相等。

2.NA

3.檢查P3-30設定值

處理方式:

1.輸入編碼器解析度的正確數值,並重新啟動驅動器。

2.送回經銷商或原廠檢修。

3.設置正確的編碼器極數,並重新啟動驅動器。

 

AL-026馬達極數錯誤】 

可能原因:

1.馬達極數輸入錯誤

2.新代編碼器極數(P3-30)設置錯誤

檢查:

1.檢查參數P3-01數值是否與銘板極數相等。

2.檢查P3-30設定值

處理方式:

1.輸入馬達極數的正確數值。

2.設置正確的編碼器極數,並重新啟動驅動器。

 

AL-027編碼器無回授】

可能原因:

1.編碼器接線鬆脫或未安裝

2.編碼器通訊介面型態設置錯誤

檢查:

1.NA

2.檢查參數 P3-20

處理方式:

1.參閱手冊「配線與信號」,正確接線。

2.參閱手冊「驅動器參數手冊」,正確設置參數,並重新啟動驅動器

AL-028編碼器脈波遺漏】

可能原因:

1.回授線異常

2.編碼器故障

檢查:

1.NA

2.NA

處理方式:

1.更換回授線。

2.送回經銷商或原廠檢修。

 

AL-029感應電機參數估測錯誤一】

可能原因:

1.電機負載過大

2.編碼器異常

檢查:

1.檢查機構。

2-1.進行「編碼器功能測試」測試間期是否發佈任何警報。

2-2.參閱手冊「新代驅動器自動調機」。

處理方式:

1.排除機構異常原因。

2.根據警報處置方式排除異警。

 

AL-02A感應電機參數估測錯誤二】

可能原因:

1.機構異常造成馬達運轉不順暢。

2.編碼器異常

檢查:

1.檢查機構。

2-1.進行「編碼器功能測試」測試間期是否發佈任何警報。

2-2.參閱手冊「新代驅動器自動調機」。

處理方式:

1.排除機構異常原因。

2.根據警報處置方式排除異警。

 

AL-02B慣量調機的速度軌跡不良】

可能原因:

1.慣量初始值錯誤

2.銘板輸入錯誤

3.JOG速度太慢

4.行程極限設定太短

5.加減速設定太劇烈

6.衝量設定太平緩

檢查:

1.慣量初始值設定過高,讓驅動器出力過大。

2.檢查參數P3-XX

3.參數Fn-02轉速設定太低無法達到調機條件。

4.參數Fn-04Fn-05行程極限太接近行程太短導致轉速太低。

5.參數P6-10加速度時間設太小,造成速度跟不上。

6.參數P6-11衝量時間設定太大,速度曲線中等加速度段消失。

處理方式:

1.參閱手冊「新代驅動器自動調機」重設 P4-20 P4-21

2.輸入銘板正確數值並參閱手冊「新代驅動器自動調機」重新調機。

3.轉速至少要超過額定轉速的20%

4.請調整Fn-04Fn-05左右行程極限,加大調機行程。建議至少半圈行程。

5.將測試P6-10加速度時間加長。

6.請盡可能將P6-11衝量時間設小,必要時將P6-10加速度時間拉長。

 

AL-02C慣量初始值設定不良】

可能原因:

1.轉子慣量、機械常數初始值設定錯誤

2.轉子時間常數設定錯誤(感應馬達)

檢查:

1.NA

2.請用示波器觀察轉子黏滯係數是否一直往下遞減到警報發生。

處理方式:

1.參閱手冊「新代驅動器自動調機」重設 P4-20 P4-21

2.參閱手冊「新代驅動器自動調機」中「感應電機轉子時間調校」。

 

AL-02DUVW電壓輸出飽和】

可能原因:

1.加速度變化過於劇烈

2.編碼器異常

3.外部配線異常

4.驅動器硬體異常

檢查:

1.NA

2.進行「編碼器功能測試」測試間期是否發佈任何警報(參閱手冊「新代驅動器自動調機」),若為此警報則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。

3.檢查驅動器至電機UVW配線是否錯誤或鬆脫造成電流無回授。

4.V/F模式將電機操作在額定轉速(參閱手冊「VF使用說明」),在外部機構正常情況下,若無轉動則驅動器內部電路異常。

處理方式:

1.提高參數 P6-11

2.根據警報處置方式排除異警。

3.請參閱手冊「配線與信號」中「周邊裝置接線圖」,檢查電機與驅動器配線是否正確。

4.請送回經銷商或原廠檢修。

 

AL-02E控制板故障】

可能原因:

1.控制板故障

檢查:

1.NA

處理方式:

1.送回經銷商或原廠檢修。

 

AL-02FV/f操作曲線設定有誤】  

可能原因:

1.V/f操作曲線設定有誤

檢查:

1.檢查參數P2-31P2-34

處理方式:

1-1.第一操作點與第二操作點須為升序排列,即第一操作點之頻率與電壓皆需較第二操作點小。

1-2.兩操作點之頻率與電壓皆不得為0

1-3.第一操作點電壓不得低於低頻電壓補償量(可由狀態監視 D1-30 獲得資訊)

1-4.第二操作點電壓不得高於額定電壓。

1-5.第二操作點頻率不得高於額定頻率。

 

AL-030V/f模式過電流】

可能原因:

1.加減速時間或衝量設定過為劇烈

2.V/f曲線設定不良

檢查:

1.確認加減速與衝量設定。

2.確認曲線是否正常。

處理方式:

1.將衝量(ms)與加減速時間調高。

2.調整V/f操作曲線。

 

AL-031過轉矩檢出1

可能原因:

1.由於機械性因素而導致馬達堵轉,造成運轉時的負載過大。

2.編碼器、馬達接線錯誤

3.編碼器異常

檢查:

1.檢查運轉命令與馬達轉速回授是否落差太大。

2.檢查編碼器與UVW接線。

3-1.進行「編碼器功能測試」測試間期是否發佈任何警報。

3-2.參閱手冊「新代驅動器自動調機」。

處理方式:

1.排除機械性因素。

2.參閱手冊「配線與信號」,正確接線。

3.根據警報處置方式排除異警。

 

AL-032【過轉矩檢出2

可能原因:

1.由於機械性因素而導致馬達堵轉,造成運轉時的負載過大。

2.編碼器、馬達接線錯誤

3.編碼器異常

檢查:

1.檢查運轉命令與馬達轉速回授是否落差太大。

2.檢查編碼器與UVW接線。

3-1.進行「編碼器功能測試」測試間期是否發佈任何警報。

3-2.參閱手冊「新代驅動器自動調機」。

處理方式:

1.排除機械性因素。

2.參閱手冊「配線與信號」,正確接線。

3.根據警報處置方式排除異警。

 

AL-033第二編碼器Index訊號異常】

可能原因:

1.第二編碼器連接器的接觸不良,或連接器接線錯誤

2.第二編碼器異常

3.新代第二編碼器極數(P6-90)設置錯誤

檢查:

1.檢查第二編碼器接線是否正常。

2-1.進行「編碼器功能測試」測試間期是否發佈任何警報。參閱手冊「新代驅動器自動調機」。

2-2.利用手輪緩慢轉動機台,觀察 Index Counter 是否等於解析度。

3.檢查P6-90設定值

處理方式:

1.參閱手冊「配線與信號」,正確接線。

2-1.根據警報處置方式排除異警。

2-2.送回經銷商或原廠檢修。

3.設置正確的編碼器極數,並重新啟動驅動器。

 

AL-034第二編碼器極性錯誤】

可能原因:

1.第二編碼器極性輸入錯誤

檢查:

1.NA

處理方式:

1.修改參數P6-02(0110),並重新啟動驅動器。

 

AL-035第二編碼器解析度錯誤】

可能原因:

1.第二編碼器解析度輸入錯誤

2.第二編碼器故障

3.新代第二編碼器極數(P6-90)設置錯誤

檢查:

1.檢查參數P6-01數值是否與第二回授解析度相等。

2.NA

3.檢查P6-90設定值

處理方式:

1.輸入第二編碼器解析度的正確數值,並重新啟動驅動器。

2.送回經銷商或原廠檢修。

3.設置正確的編碼器極數,並重新啟動驅動器。

 

AL-036第二編碼器無回授】

可能原因:

1.第二編碼器接線鬆脫或未安裝

2.第二編碼器通訊介面型態設置錯誤

檢查:

1.NA

2.檢查參數 P6-80

處理方式:

1.參閱手冊「配線與信號」,正確接線。

2.參閱手冊「驅動器參數手冊」,正確設置參數,並重新啟動驅動器。

 

AL-037第二編碼器錯誤(~1.2.31)

可能原因:

1.編碼器與伺服驅動器間通訊受到干擾

2.編碼器通訊介面型態設置錯誤

檢查:

1.檢查串列配線是否正常,線材屏蔽是否正確接地。

2.檢查參數 P6-80

處理方式:

1.參閱手冊「配線與信號」,正確接線。

2.參閱手冊「驅動器參數手冊」,正確設置參數,並重新啟動驅動器。

 

AL-038內外回授位置誤差過大】

可能原因:

1.皮帶嚴重打滑

2.第二編碼器無回授或漏脈波

3.齒輪比設置誤差過大

檢查:

1.極查皮帶機構是否正常。

2-1.進行「編碼器功能測試」測試間期是否發佈任何警報。

2-2.參閱手冊「新代驅動器自動調機」。

3.重新檢驗量測齒輪比

處理方式:

1.更換皮帶。

2.根據警報處置方式排除異警。

3.重設齒輪比。

 

AL-039第二編碼器脈波遺漏】

可能原因:

1.第二回授線異常

2.第二編碼器故障

檢查:

1.NA

2.NA

處理方式:

1.更換第二回授線。

2.送回經銷商或原廠檢修。

 

AL-03A新代編碼器節距補償失敗】

可能原因:

1.新代編碼器原始輸出位置跳動過大

2.編碼器補償治具錯誤

3.新代編碼器故障

檢查:

1-1.一回授與二回授機械角是否同向。

1-2.補償過程中編碼器12的位置差值是否大於20

2.治具是否正常。

3.轉動電機,檢查第二回授機械角是否有變化。

處理方式:

1-1.更改編碼器方向極性,且確保電機運轉方向為正轉。

1-2.再次進行補償;如多次補償失敗請更換讀頭。

2.檢查治具安裝;轉動電機,檢查第一回授機械角是否有變化。

3.更換新讀頭;讀頭送回經銷商或原廠檢修。

 

AL-03B絕對型編碼器外接電池低電壓】

可能原因:

1.電池電壓過低或無電池

檢查:

1.電池是否電壓低於3V

處理方式:

1.更換電池;若非絕對型編碼器請將驅動器參數P3-23設為0後存檔重啟。

 

AL-03C主軸定位失敗】

可能原因:

1.主軸定位命令發送完畢,兩秒內,主軸位置未小於主軸定位檢查視窗

檢查:

1.確認P6-12主軸定位檢查視窗是否合理。

處理方式:

1. P6-12定位檢查視窗設定成合理值。建議值500(=0.5)

 

AL-03D磁極偏移量失敗】

可能原因:

1.編碼器鬆脫,使得編碼器零點跑掉

2.馬達運行中卡住

檢查:

1.確認編碼器Index與馬達輸出軸運轉時是否都在固定位置。

2.在執行磁極偏移量校正時,馬達應運轉兩次。

處理方式:

1.重新安裝編碼器。

2-1.確認UVW線有無鬆脫或異常。

2-2.確認是否有外部機構鎖住馬達

 

AL-03E慣量調機電機未轉動】

可能原因:

1.編碼器接線鬆脫或未安裝

2.編碼器通訊介面型態設置錯誤

3.馬達運行中卡住

檢查:

1.檢查編碼器接線

2.檢查參數 P3-20

3.在執行慣量調機時,馬達應正向運轉。

處理方式:

1.參閱手冊「配線與信號」,正確接線。

2.參閱手冊「驅動器參數手冊」,正確設置參數,並重新啟動驅動器。

3-1.確認UVW線有無鬆脫或異常。

3-2.確認是否有外部機構鎖住馬達

 

AL-040第一回授新代編碼器內部溫感過熱】

可能原因:

1.馬達冷卻系統異常

2.類比溫感感測訊號異常

3.版本相容性

檢查:

1.檢查馬達冷卻系統。

2.類比溫感器參數設定錯誤。

3.是否剛由V1.2.27~31升級至V1.2.32()以上版本?

處理方式:

1.更換冷卻系統。

2.檢查參數P1-32設定是否正確。

3-1.如果是,請將P1-32參數設定正確溫度保護值。

3-2.如果溫感器沒配線,請設為零,關閉溫度保護功能。

 

AL-041第一回授新代編碼器外部一溫感過熱】

可能原因:

1.馬達冷卻系統異常

2.類比溫感感測訊號異常

3.版本相容性

檢查:

1.檢查馬達冷卻系統。

2-1.檢查類比溫感回授是否正常。

2-2.類比溫感器參數設定錯誤。

3.是否剛由V1.2.27~31升級至V1.2.32()以上版本?

處理方式:

1.更換冷卻系統。

2-1.確認配線有無鬆脫或異常。

2-2.檢查參數P1-33設定是否正確。

3-1.如果是,請將P1-33參數設定正確溫度保護值。

3-2.如果溫感器沒配線,請設為零,關閉溫度保護功能。

 

AL-042【第一回授新代編碼器外部二溫感過熱】

可能原因:

1.冷卻系統異常

2.類比溫感感測訊號異常

3.版本相容性

檢查:

1.檢查冷卻系統。

2.檢查類比溫感器參數設定錯誤。

3.是否剛由V1.2.27~31升級至V1.2.32()以上版本?

處理方式:

1.更換冷卻系統。

2.檢查參數P1-34設定是否正確。

3-1.如果是,請將P1-34參數設定正確溫度保護值。

3-2.如果溫感器沒配線,請設為零,關閉溫度保護功能。

 

AL-044【第二回授新代編碼器內部溫感過熱】

可能原因:

1.冷卻系統異常

2.類比溫感感測訊號異常

3.版本相容性

檢查:

1.檢查冷卻系統。

2.檢查類比溫感器參數設定錯誤。

3.是否剛由V1.2.27~31升級至V1.2.32()以上版本?

處理方式:

1.更換冷卻系統。

2-1.確認配線有無鬆脫或異常。

2-2.檢查參數P1-36設定是否正確。

3-1.如果是,請將P1-36參數設定正確溫度保護值。

3-2.如果溫感器沒配線,請設為零,關閉溫度保護功能。

 

AL-045【第二回授新代編碼器外部一溫感過熱】

可能原因:

1.冷卻系統異常

2.類比溫感感測訊號異常

3.版本相容性

檢查:

1.檢查冷卻系統。

2.檢查類比溫感器參數設定錯誤。

3.是否剛由V1.2.27~31升級至V1.2.32()以上版本?

處理方式:

1.更換冷卻系統。

2-1.確認配線有無鬆脫或異常。

2-2.檢查參數P1-37設定是否正確。

3-1.如果是,請將P1-37參數設定正確溫度保護值。

3-2.如果溫感器沒配線,請設為零,關閉溫度保護功能。

 

AL-046【第二回授新代編碼器外部二溫感過熱】

可能原因:

1.冷卻系統異常

2.類比溫感感測訊號異常

3.版本相容性

檢查:

1.檢查冷卻系統。

2.檢查類比溫感器參數設定錯誤。

3.是否剛由V1.2.27~31升級至V1.2.32()以上版本?

處理方式:

1.更換冷卻系統。

2-1.確認配線有無鬆脫或異常。

2-2.檢查參數P1-38設定是否正確。

3-1.如果是,請將P1-38參數設定正確溫度保護值。

3-2.如果溫感器沒配線,請設為零,關閉溫度保護功能。

 

AL-048編碼器通訊封包異常】

可能原因:

1.編碼器與伺服驅動器間通訊受到干擾

2.編碼器接線鬆脫或未安裝

3.編碼器通訊介面型態設置錯誤

檢查:

1.檢查串列配線是否正常,線材屏蔽是否正確接地。

2.NA

3.檢查參數 P3-20

處理方式:

1.參閱手冊「配線與信號」,正確接線。

2.參閱手冊「配線與信號」,正確接線。

3.參閱手冊「驅動器參數手冊」,正確設置參數,並重新啟動驅動器。

 

AL-049第二編碼器通訊封包異常】

可能原因:

1.第二編碼器與伺服驅動器間通訊受到干擾

2.第二編碼器接線鬆脫或未安裝

3.第二編碼器通訊介面型態設置錯誤

檢查:

1.檢查串列配線是否正常,線材屏蔽是否正確接地。

2.NA

3.檢查參數 P6-80

處理方式:

1.參閱手冊「配線與信號」,正確接線。

2.參閱手冊「配線與信號」,正確接線。

3.參閱手冊「驅動器參數手冊」,正確設置參數,並重新啟動驅動器。

 

AL-04F新代編碼器校正時馬達未轉動】

可能原因:

1.電機負載過大

2.外部配線異常

檢查:

1.檢查機構。

2.檢查驅動器至電機UVW是否錯誤或鬆脫

處理方式:

1.排除機構異常原因。

2.請參閱手冊「配線與信號」中「周邊裝置接線圖」,檢查電機與驅動器配線是否正確。

 

AL-050電流調機異常】

可能原因:

1.調機過程中,電流量過大。

檢查:

1.重新進行一次電流調機是否持續有異常。

處理方式:

1.送回經銷商或原廠檢修。

 

AL-051第一編碼器失效】

可能原因:

1.第一編碼器失效,WatchDog重啟編碼器。

檢查:

1.重新開機觀察第一編碼器是否持續有異常。

處理方式:

1-1.檢查電機是否過熱造成編碼器失效。

1-2.若持續發生請送回經銷商或原廠檢修。

 

AL-052【第二編碼器失效】

可能原因:

1.第二編碼器失效,WatchDog重啟編碼器。

檢查:

1.重新開機觀察第二編碼器是否持續有異常。

處理方式:

1-1.檢查電機是否過熱造成編碼器失效。

1-2.若持續發生請送回經銷商或原廠檢修。

 

AL-E50MECHATROLINK同步錯誤】

可能原因:

1.Mechatrolink接收封包時,檢查封包資料WDT並未更新。

檢查:

1.檢查串列配線,線材隔離是否正確,接頭是否鬆脫。

處理方式:

1.檢查串列配線線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