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A.020【参数Checksum异常(伺服驱动器内部参数的数据异常)】

可能原因:

1.电源电压瞬间下降

2.在参数写入过程中切断了电源

3.参数的写入次数超过了最大值

4.因来自AC电源、接地以及静电等的噪声而产生了误动作

5.由于气体、水滴或切削油等导致伺服驱动器内部的部件发生了故障

6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测量电源电压。

2.确认断电的时间。

3.确认是否从上位控制器频繁地进行了参数变更。

4.多次接通电源后仍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噪声的原因。

5.确认设置环境。

6.多次投入电源后仍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发生了故障。

处理方式:

1.将电源电压设定在规格范围内,进行参数设定值的初始化(Fn005)。

2.在进行参数设定值的初始化(Fn005)后,再次输入参数。

3.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改变参数写入方法。

4.采取防止噪声干扰的措施。

5.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6.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021参数格式异常(伺服驱动器内部参数的数据形式异常)

可能原因:

1.与发生警报的伺服驱动器软件版本相比,写入参数之软件版本较新

2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利用Fn012确认软件版本是否相同。如果版本不同,有可能导致警报发生。

2.NA

处理方式:

1.写入软件版本、形式相同的其他伺服驱动器的参数,然后再投入电源。

2.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022系统Checksum异常(伺服驱动器内部参数的数据异常)

可能原因:

1.电源电压瞬间下

2.在设定辅助功能的过程中切断了电源

3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测量电源电压。

2.确认断电的时间。

3.多次投入电源后仍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发生了故障。

处理方式:

1.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2.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3.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023参数密码异常(伺服驱动器内部参数的数据异常)

可能原因:

1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NA

处理方式:

1.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030主回路检出部故障

可能原因:

1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NA

处理方式:

1.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040参数设定错误(超过了设定范围)

可能原因:

1.伺服驱动器容量与伺服马达容量不匹配

2.伺服驱动器故障

3.在参数设定范围外

4.电子齿轮比的设定值在设定范围外

检查:

1.确认伺服驱动器与伺服马达的容量及组合。

2.NA

3.确认变更后的参数的设定范围。

4.确认电子齿轮比是否为0.001<Pn20E/Pn210<4000

处理方式:

1.使伺服驱动器与伺服马达的容量相互匹配。

2.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3.变更后的参数在设定范围外。

4.将电子齿轮比设定为0.001<Pn20E/Pn210<4000

 

●A.041分周脉波输出设定异常

可能原因:

1.编码器分周脉波数(Pn212)不满足设定范围和设定条件

检查:

1.确认Pn212

处理方式:

1.Pn212设定为适当的值。

 

●A.042参数设定错误

可能原因:

1.由于变更了电子齿轮比(Pn20E/Pn210)或伺服马达,导致程序JOG运转(Fn004)的速度不符合设定范围。

2.由于变更了程序JOG速度(Pn533),导致程序JOG运转(Fn004)的速度不符合设定范围

3.由于变更了电子齿数比(Pn20E/Pn210)或伺服马达,导致高级自动调谐的移动速度不符合设定范围

检查:

1.确认是否满足检出条件公式。

2.确认是否满足检出条件公式。

3.确认是否满足检出条件公式。

处理方式:

1.减小电子齿轮比(Pn20E/Pn210)的值。

2.增大程序JOG速度(Pn533)的值。

3.减小电子齿轮比(Pn20E/Pn210)的值。

 

●A.044半闭回路/全闭回路参数设定异常

可能原因:

1.选购卡与Pn00B.3Pn002.3的设定不符

检查:

1.确认选购卡与Pn00B.3Pn002.3的设定。

处理方式:

1-1.使选购卡与Pn00B.3Pn002.3的设定相符。

1-2.安装选购卡,或变更为正确类型的选购卡。变更参数。

 

●A.04A【参数设定异常2

可能原因:

1.在向库组登录4字节参数时,有2个组未被连续登录。

2.库数据的总数超过64 (Pn900 × Pn901 >64)时。

检查:

1.NA

2.NA

处理方式:

1.将库组的字节数变更为适当的值。

2.使库数据的总数在64以下。

 

●A.050容量选配错误(在可选配的马达容量范围以外)

可能原因:

1.伺服驱动器容量与伺服马达的容量不匹配

2.编码器故障

3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确认(马达容量)/(伺服驱动器容量)1/4或(马达容量)/(伺服驱动器容量)4

2.与别的马达更换,确认警报不再发生。

3.NA

处理方式:

1.使伺服驱动器与伺服马达的容量相互匹配。

2.更换伺服马达(编码器)。

3.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051产品不支持警报

可能原因:

1.在伺服驱动器上连接了不支持的串行转换单元、串行编码器、外部编码器

检查:

1.确认产品的组合。

处理方式:

1.变更为配套的组合。

 

●A.0b0伺服ON指令无效警报

可能原因:

1.在使用马达通电辅助功能后,从上位控制器输入了伺服ON指令

检查:

1.NA

 

处理方式:

1.再启动包括上位控制器在内的系统。

 

●A.100过电流检出(过电流流过了功率晶体管或散热片过热)

可能原因:

1.主回路电缆或马达主回路用电缆接线错误,或接触不良

2.主回路电缆或马达主回路用电缆内部短路,或发生了接地短路

3.伺服马达内部发生短路或接地短路。

4.伺服驱动器内部发生短路或接地短路

5.回生电阻接线错误或接触不良

6.动态煞车(因DB、伺服驱动器而发生的紧急停止)的使用频度高、或发生了DB超载警报

7.回生电阻值过高,超过了回生处理能力

8.伺服驱动器的回生电阻值过小

9.在伺服马达停止时或低速运转时承受了高负载

10.因噪声而产生误动作

11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确认接线是否正确。参照Σ-V用户手册设计·维护篇(SIJPS80000045/46)“3.1主回路的接线”。

2.确认接线是否正确。参照Σ-V用户手册设计·维护篇(SIJPS80000045/46)“3.1主回路的接线”。

3.确认接线是否正确。参照Σ-V用户手册设计·维护篇(SIJPS80000045/46)“3.1主回路的接线”。

4.确认接线是否正确。参照Σ-V用户手册设计·维护篇(SIJPS80000045/46)“3.1主回路的接线”。

5.确认接线是否正确。参照Σ-V用户手册设计·维护篇(SIJPS80000045/46)“3.6回生电阻器的连接”。

6.利用DB电阻功率消耗(Un00B)来确认DB的使用频率。或利用警报追踪备份数据(Fn000)来确认是否发生了DB超载警报●A.730●A.731

7.利用回生负载率(Un00A)来确认回生电阻的使用频率。

8.利用回生负载率(Un00A)来确认回生电阻的使用频率。

9.确认运转条件是否在伺服驱动器的规格范围以外。

10.改善接线、设置等噪声环境,确认有无效果。

11.NA

处理方式:

1.修改接线。

2.电缆有可能短路。修理或更换电缆。

3.有可能是伺服马达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马达。

4.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5.修改接线。

6.变更伺服驱动器的选型、运转方法和机构,以降低DB的使用频率。

7.考虑运转条件和负载,再次检讨回生电阻值。

8.将回生电阻值变更为伺服驱动器最小容许电阻值以上的值。

9.减轻伺服马达承受的负载。或以较高的转速运转。

10.采取防止噪声的措施,诸如正确进行FG的接线等。另外,FG的电线尺寸请使用和“伺服驱动器主回路电线尺寸”相同的电线。

11.再次投入电源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300回生故障

可能原因:

1.使用SGDV-R70-R90-1R6-2R8时将回生电阻容量(Pn600)的值设定为“0”以外,却没有安装外接回生电阻器

2.电源端子B2-B3的跨接线脱落

3.外接回生电阻的接线不良、脱落或断线

4.电源电压超过规格范围

5.外接回生电阻值或回生电阻容量不正确

6.伺服驱动器容量或回生电阻容量不足,处于连续回生状态

7.连续承受负负载,处于连续回生状态

8.负载转动惯量比容许转动惯量大

9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确认外接回生电阻器的连接和Pn600的值。

2.确认电源端子跨接线的接线。

3.确认外接回生电阻的接线。

4.测量电源电压。

5.确认外接回生电阻容量的选择内容。

6.再次进行容量选择。

7.确认向运转中的伺服马达施加的负载。

8.确认负载转动惯量值。

9.NA

处理方式:

1.连接外接回生电阻器,或在不需要回生电阻时,将Pn600设定为0

2.对跨接线进行正确接线。

3.对外接回生电阻进行正确接线。

4.将电源电压设定在规格范围内。

5.将其变更为正确的电阻值和容量。

6.再次进行容量选择。

7.再次检讨包括伺服、机械、运转条件在内的系统。

8.再次进行容量选择。

9.在不接通主回路电源的状态下,再次投入控制电源。即使这样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320回生超载

可能原因:

1.电源电压超过规格范围

2.外接回生电阻值、伺服驱动器的容量或回生电阻容量不足,或处于连续回生状态

3.连续承受负负载,处于连续回生状态

4.参数Pn600中设定的容量小于外接回生电阻的容量

5.外接回生电阻值过大

6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测量电源电压。

2.再次进行运转条件或容量的确认(容量选择软件SigmaSize+等)。

3.确认向运转中的伺服马达施加的负载。

4.确认回生电阻的连接和Pn600的值。

5.确认回生电阻值是否正确。

6.NA

处理方式:

1.将电源电压设定在规格范围内。

2.变更回生电阻值、回生电阻容量或伺服驱动器容量。再次进行运转条件的调整(容量选择软件SigmaSize+等)。

3.再次探讨包括伺服、机械、运转条件在内的系统。

4.校正参数Pn600的设定值。

5.将其变更为正确的电阻值和容量。

6.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330主回路电源接线错误 *在接通主回路电源时检出

可能原因:

1.伺服驱动器内部的电源电压过高,回生电阻断线

2.设定AC电源输入时,输入了DC电源

3.设定DC电源输入时,输入了AC电源

4.虽然没有连接回生电阻,但回生电阻容量(Pn600)的值不为0

5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用测量仪器测量回生电阻的电阻值。

2.确认电源是否为DC电源。

3.确认电源是否为AC电源。

4.确认有无回生电阻和回生电阻容量。

5.NA

处理方式:

1.使用伺服驱动器内接的回生电阻时,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使用外接回生电阻时,更换回生电阻。

2.使电源的设定值与使用的电源保持一致。

3.使电源的设定值与使用的电源保持一致。

4.Pn600设定为0

5.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400过电压(伺服驱动器内部的主回路直流电压为AC200V用时,约在DC410V以上时检出;为AC400V用时,约在DC820V以上时检出)在投入主回路电源时检出

可能原因:

1.AC200V用伺服驱动器、AC电源电压在290V以上,或AC400V用伺服驱动器、AC电源电压在580V以上,当为DC电源输入的AC200V用时,检出了410V以上的电源电压;为AC400V用时,检出了820V以上的电源电压

2.电源处于不稳定状态,或受到了雷击的影响

3.200V用伺服驱动器、AC电源电压在230270V之间、或400V用伺服驱动器、AC电源电压在480560V之间时,进行了加减速

4.外接回生电阻值比运转条件大

5.在容许负载转动惯量以上的状态下运转

6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测量电源电压。

2.测量电源电压。

3.确认电源电压和运转中的速度、转矩/推力。

4.确认运转条件和回生电阻值。

5.确认负载转动惯量比在容许负载以内。

6.NA

处理方式:

1.AC电源电压调节到产品规格范围内。

2.改善电源状况,设置突波吸收器后再次接通电源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3.AC电源电压调节到产品规格范围内。

4.考虑运转条件和负载,再次检讨回生电阻值。

5.延长减速时间,或减小负载。

6.在不投入主回路电源的状态下,再次投入控制电源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410低电压(伺服驱动器内部的主回路直流电压为AC200V用时,约在DC170V以下时检出;为AC400V用时,约在DC340V以下时检出)* 在投入主回路电源时检出

可能原因:

1.电源电压为AC200V用时,在120V以下;为AC400V用时,在240V以下

2.运转中电源电压下降

3.发生瞬间停电

4.伺服驱动器的保险丝熔断

5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测量电源电压。

2.测量电源电压。

3.测量电源电压。

4.NA

5.NA

处理方式:

1.将电源电压调节到正常范围。

2.增大电源容量。

3.将电源电压调节到正常范围。如果变更了瞬间停止保持时间(Pn509),则设定为较小的值。

4.更换或修理伺服驱动器,连接AC/DC电抗器后再使用伺服驱动器。

5.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450【主回路电容过电压】

可能原因:

1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NA

处理方式:

1.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510过速度(马达速度在最高速度以上)

可能原因:

1.马达接线的UVW相序错误

2.指令输入值超过了过速值

3.马达速度过调

4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确认伺服马达的接线。

2.确认输入指令。

3.确认马达速度的波形。

4.NA

处理方式:

1.确认马达接线是否有问题。

2.降低指令值。或调整增益。

3.降低指令输入增益,调整伺服增益。或调整运转条件。

4.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511分周脉波输出过速

可能原因:

1.分周脉波的输出频率过大,超过了限制值

2.马达速度过高,分周脉波的输出频率超过了限制值

检查:

1.确认分周脉波的输出设定。

2.确认分周脉波的输出设定和马达速度。

处理方式:

1.降低编码器分周脉波数(Pn212)的设定。

2.降低马达转速。

 

●A.520振动警报

可能原因:

1.检出马达转速异常振动

2.转动惯量比(Pn103)的值比实际值大或进行了大的变动

检查:

1.确认马达的异常声音和运转时的速度、转矩/推力的波形。

2.确认负载转动惯量值。

处理方式:

1.降低马达转速。或降低速度回路增益(Pn100)。

2.正确地设定转动惯量比(Pn103)。

 

●A.521自动调谐警报(在Tuning Less功能自动调谐中检出了振动)

可能原因:

1.在使用Tuning Less功能时(出厂时的设定)马达振动很大

2.Advanced Autotuning时马达振动很大

检查:

1.确认马达速度的波形。

2.确认马达速度的波形。

处理方式:

1.减小负载,使其在容许负载转动惯量比以下,或降低Tuning Less值设定(Fn200)的负载值,或降低增益值。

2.实施Advanced Autotuning

 

●A.710   ●A.720 【超载●A.710 瞬间最大负载●A.720 连续最大负载】

可能原因:

1.马达接线、编码器接线不良或连接不良

2.马达运转超过了超载保护特性

3.由于机械性因素而导致马达不驱动,造成运转时的负载过大

4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确认接线。

2.确认马达的超载特性和运转指令。

3.确认运转指令和马达速度。

4.NA

处理方式:

1.确认马达接线、编码器接线是否有问题。

2.重新探讨负载条件、运转条件。或者重新研讨马达容量。

3.改善机械性因素。

4.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730      ●A.731 DB 超载(检出动态制动器的功耗过大

可能原因:

1.马达在被外力驱动

2.DB停止时的旋转能量超过DB电阻的容量

3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确认运转状态。

2.通过DB电阻功率消耗(Un00B)来确认DB的使用频率。

3.NA

处理方式:

1.勿通过外力驱动马达

2.再次探讨以下几点。

•降低伺服马达的指令速度。

•调小负载转动惯量。

•减少DB停止的次数。

3.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740【冲击电流限制电阻超载(主回路电源接通频率过高)】

可能原因:

1.超过主回路电源ON/OFF时的冲击电流限制电阻的容许次数

2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NA

2.NA

处理方式:

1.将主回路电源ON/OFF的次数控制在(1/分)以下。

2.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7A0散热片过热(伺服驱动器的散热片温度超过了100℃)

可能原因:

1.环境温度过高

2.透过关闭电源而多次对超载警报复归后进行了运转

3.负载过大,或运转时超过了回生处理能力

4.伺服驱动器的安装方向与其他伺服驱动器的间隔不合理

5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用温度计测量环境温度。

2.透过警报追踪备份数据的显示(Fn000)来确认超载警报。

3.通过累积负载率(Un009)来确认运转中的负载,通过回生负载率(Un004.A)来确认回生能力。

4.确认伺服驱动器的设置状态。

5.NA

处理方式:

1.改善伺服驱动器的设定条件,降低环境温度。

2.变更警报的复归方法。

3.重新探讨负载条件、运转条件。

4.根据伺服驱动器的安装标准进行安装。

5.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7AB【伺服驱动器内置风扇停止】

可能原因:

1.伺服驱动器内部的风扇停止转动

检查:

1.确认是否卡入了异物。

 

处理方式:

1.去除异物后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810编码器备份警报 仅在连接绝对值编码器时检出 在编码器侧检出

可能原因:

1.第一次接通绝对值编码器的电源

2.拆下编码器电缆后又进行了连接

3.伺服驱动器的控制电源(+5V)以及电池电源均发生故障

4.绝对值编码器故障

5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确认是否是第一次接通电源。

2.确认是否是第一次接通电源。

3.确认编码器连接器的电池和连接器状态是否正确。

4.NA

5.NA

处理方式:

1.进行编码器的设定操作(Fn008)。

2.确认编码器的连接,进行编码器的设定操作(Fn008)。

3.恢复编码器的供电(更换电池等)之后,进行编码器的设定操作(Fn008)。

4.即使再次进行设定操作也不能解除警报时,更换编码器。

5.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820编码器Checksum警报 在编码器侧检出

可能原因:

1.编码器故障

2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NA

2.NA

处理方式:

1.再次设定编码器(Fn008),仍然频繁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马达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马达。

2.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830【编码器电池警报(接通控制电源24 秒钟后,电池的电压下降到规定值以下) 仅在连接绝对值编码器时检出】

可能原因:

1.电池连接不良、未连接

2.电池电压低于规定值(2.7 V

3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确认电池的连接。

2.测量电池的电压。

3.NA

处理方式:

1.正确连接电池。

2.更换电池,重新接通控制电源。

3.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840编码器数据警报 在编码器侧检出

可能原因:

1.编码器误动作

2.由于噪声等的干扰而导致编码器误动作

检查:

1.NA

2.NA

处理方式:

1.再次接通电源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马达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马达。

2.正确进行编码器外围的接线(分离编码器线与电源线、接地处理等)。

 

●A.850编码器过速度 在接通控制电源时检出 在编码器侧检出

可能原因:

1.接通控制电源时,伺服马达以200min-1以上的速度旋转

2.编码器故障

3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透过马达转速监视器(Un000)来确认接通电源时的马达速度。

2.NA

3.NA

处理方式:

1.将伺服马达转速调节到低于200min-1,然后接通控制电源。

2.再次接通电源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马达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马达。

3.再次接通电源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860编码器过热 在连接绝对值编码器时检出 在编码器侧检出

可能原因:

1.伺服马达环境温度过高

2.伺服马达以超过额定值的负载运转

3.编码器故障

4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测量伺服马达的环境温度。

2.透过累积负载率(Un009)来确认马达负载。

3.NA

4.NA

处理方式:

1.将伺服马达的环境温度调节到40℃以下。

2.将伺服马达的负载调节到额定值以内后再运转。

3.再次接通电源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马达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马达。

4.再次接通电源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8A0外部编码器光学尺故障 *使用回授选购卡时伺服驱动器发生的警报。

可能原因:

1.外部编码器故障

检查:

1.NA

处理方式:

1.修理或更换外部编码器。

 

●A.8A1外部编码器模块故障 *使用回授选购卡时伺服驱动器发生的警报。

可能原因:

1.外部编码器故障

2.串行转换单元故障

检查:

1.NA

2.NA

处理方式:

1.修理或更换外部编码器。

2.修理或更换串行转换单元。

 

●A.8A2外部编码器之传感器故障(增量型) *使用回授选购卡时伺服驱动器发生的警报。

可能原因:

1.外部编码器故障

检查:

1.NA

处理方式:

1.修理或更换外部编码器。

 

●A.8A3外部编码器位置故障(绝对值) *使用回授选购卡时伺服驱动器发生的警报。

可能原因:

1.绝对值外部编码器故障

检查:

1.NA

处理方式:

1.有可能是绝对值外部编码器故障。请根据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采取相应措施。

 

●A.8A5编码器过速度故障*使用回授选购卡时伺服驱动器发生的警报。

可能原因:

1.检出来自外部编码器的过速度故障

检查:

1.NA

处理方式:

1.修理或更换外部编码器。

 

●A.8A6编码器过热故障*使用回授选购卡时伺服驱动器发生的警报。

可能原因:

1.检出来自外部编码器的过热故障

检查:

1.NA

处理方式:

1.修理或更换外部编码器。

 

●A.b31电流检出故障1

可能原因:

1.U相电流检出回路故障

检查:

1.NA

处理方式:

1.再次投入电源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b32电流检出故障2

可能原因:

1.V相电流检出回路故障

检查:

1.NA

处理方式:

1.再次投入电源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b33电流检出故障3

可能原因:

1.电流检出回路故障

2.马达主回路用电缆断线

检查:

1.NA

2.确认马达主回路用的电缆是否断线。

处理方式:

1.再次接通电源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2.修理马达电缆。

 

●A.b6AMECHATROLINK 通信 ASIC 故障1

可能原因:

1. 伺服驱动器MECHATROLINK通信故障

检查:

1.NA

处理方式:

1. 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bF0系统警报0

可能原因:

1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NA

处理方式:

1.再次接通电源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bF1系统警报1

可能原因:

1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NA

处理方式:

1.再次接通电源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bF2系统警报2

可能原因:

1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NA

处理方式:

1.再次接通电源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bF3系统警报3

可能原因:

1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NA

处理方式:

1.再次接通电源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bF4系统警报4

可能原因:

1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NA

处理方式:

1.再次接通电源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C10防止失速检出 在伺服ON时检出

可能原因:

1.马达接线的UVW相序错误

2.编码器故障

3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确认马达接线。

2.NA

3.NA

处理方式:

1.确认马达接线是否有问题。

2.如果马达接线没有问题,再次接通电源后仍然反发生警报时,可能是伺服马达的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马达。

3.再次接通电源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C80编码器清除异常(多旋转圈数上限值设定异常)

可能原因:

1.编码器故障

2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NA

2.NA

处理方式:

1.再次接通电源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马达。

2.再次接通电源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单元。

 

●A.C90编码器通信故障

可能原因:

1.编码器连接器的接触不良,或连接器接线错误

2.编码器电缆断线、短路,或使用了超过规定阻抗的电缆

3.温度、湿度、气体引起的腐蚀;水滴、切削油引起的短路;振动引起的连接器接触不良

4.因噪声干扰而产生误动作

5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确认编码器连接器的状态。

2.确认编码器电缆的状态。

3.确认使用环境。

4.NA

5.NA

处理方式:

1.再次插入编码器连接器,确认编码器的接线。

2.使用规格要求的编码器电缆。

3.改善使用环境,更换电缆,仍然不能好转时,则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4.正确进行编码器外围的接线(分离编码器线与电源线、接地处理等)。采取防止噪声的适当措施。

5.将伺服马达连接到其他伺服驱动器上后投入控制电源时,如果不发生警报,则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●A.C91编码器通信位置数据加速度异常

可能原因:

1.编码器电缆过于扭曲、包覆层损坏,信号线受到干扰

2.编码器电缆与大电流线捆在一起或者相距过近

3.FG的电位因马达侧设备(电焊机等)的影响而产生变动

检查:

1.确认编码器电缆和连接器的状态。

2.确认编码器电缆的设置状态。

3.确认编码器电缆的设置状态。

处理方式:

1.确认编码器电缆的铺设是否有问题。

2.将编码器电缆铺设在不会遭受突波电压的位置。

3.将机器接地,阻止向编码器侧FG的分流。

 

●A.C92编码器通信定时器异常

可能原因:

1.编码器的信号线受到干扰

2.编码器承受过大的振动冲击

3.编码器故障

4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NA

2.确认使用情况。

3.NA

4.NA

处理方式:

1.实施编码器接线抗干扰对策。

2.降低机械的振动。或正确安装伺服马达。

3.再次投入电源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马达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马达。

4.再次投入电源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CA0编码器参数异常

可能原因:

1.编码器故障

2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NA

2.NA

处理方式:

1.再次投入电源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马达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马达。

2.再次投入电源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Cb0编码器回送校验异常

可能原因:

1.编码器错误接线、接触不良

2.编码器电缆规格不同,受到噪声干扰

3.编码器电缆的接线距离过长,受到噪声干扰

4.FG的电位因马达侧设备电焊机等)的影响而产生了变动

5.编码器承受过大的振动冲击

6.编码器故障

7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确认编码器的接线。

2.NA

3.NA

4.确认编码器电缆和连接器的状态。

5.确认使用情况。

6.NA

7.NA

处理方式:

1.确认编码器接线是否有问题。

2.将电缆规格改为双绞线或者双绞遮蔽线,芯线为0.12mm2以上,镀锡软铜绞线。

3.接线距离最长为50m

4.将机器接地,阻止向编码器侧FG的分流。

5.降低机械的振动。或正确安装伺服马达。

6.再次投入电源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马达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马达。

7.再次投入电源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CC0多旋转圈数上限值不一致

可能原因:

1.使用DD马达时的多回转圈数上限值(Pn205)与编码器的多回转圈数上限值不同

2.编码器的多回转圈数上限值与伺服驱动器的多回转数上限值不同,或变更了多回转圈数上限值

3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确认Pn205

2.确认伺服驱动器Pn205的值。

3.NA

处理方式:

1.正确设定Pn205的设定值(065535)。

2.在发生警报时进行设定变更Fn013

3.再次投入电源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CF1回授选购卡通信故障(接收失败)*使用回授选购卡时伺服驱动器发生的警报。

可能原因:

1.串行转换单元-伺服驱动器间的电缆接线错误或接触不良

2.串行转换单元-伺服驱动器间未使用指定的电缆

3.串行转换单元-伺服驱动器间的电缆过长

4.串行转换单元-伺服驱动器间的电缆包层破损

检查:

1.确认外部编码器的接线。

2.确认外部编码器的电缆规格。

3.确认外部编码器电缆的长度。

4.确认外部编码器电缆。

处理方式:

1.正确进行串行转换单元-伺服驱动器间的电缆的接线。

2.使用指定的正确电缆。

3.使串行转换单元-伺服驱动器间的电缆长度在20m以内。

4.更换串行转换单元-伺服驱动器间的电缆。

 

●A.CF2回授选购卡通信故障(定时器停止)*使用回授选购卡时伺服驱动器发生的警报。

可能原因:

1.串行转换单元-伺服驱动器间的电缆受到干扰

2.串行转换单元故障

3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NA

2.NA

3.NA

处理方式:

1.正确进行串行转换单元周围的接线(分离信号线与电源线、接地处理等)

2.更换串行转换单元。

3.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d00位置偏差过大(在伺服ON的状态下,位置偏差超过了位置偏差过大警报值(Pn520))

可能原因:

1.伺服马达的UVW的接线不正确

2.位置指令脉波的频率较高

3.位置指令加速过大

4.相对于运转条件,位置偏差过大警报值(Pn520)较低

5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确认马达主回路用电缆的接线。

2.试着降低指令加速度后再运转。

3.试着降低指令加速度后再运转。

4.确认位置偏差过大警报值(Pn520)是否适当。

5.NA

处理方式:

1.确认马达电缆或编码器电缆有无接触不良等问题。

2.降低位置指令脉波频率或指令加速度,或调整电子齿轮比。

3.加入位置指令加减速时间常数(Pn216)等的平滑功能。

4.正确设定参数Pn520的值。

5.再次投入电源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d01伺服ON时位置偏差过大警报

可能原因:

1.伺服OFF时,马达在不清除位置偏差脉波的设定模式下运转,位置偏差脉波积留过多

检查:

1.确认伺服OFF时的偏差计数器(Un008)。

处理方式:

1.进行设定,使在伺服OFF时清除位置偏差脉波。或设定正确的位置偏差过大警报值(Pn520)。

 

●A.d02伺服ON时速度限制引起的位置偏差过大警报

可能原因:

1.在累积了过多位置偏差脉波的状态下伺服ON,伺服ON时透过速度限制值(Pn529)在运转中输入指令脉波,位置偏差超过了位置偏差过大警报值(Pn520

检查:

1.NA

处理方式:

1.进行设定,使在伺服OFF时清除位置偏差脉波。或设定正确的位置偏差过大警报值(Pn520)。或将伺服ON时速度限制值(Pn529)设定为正确的值。

 

●A.d10马达-负载位置间偏差过大 *使用回授选购卡时伺服驱动器发生的警报。

可能原因:

1.马达旋转方向与Scale安装方向相反

2.工件台等的负载和Scale接合部的安装故障

检查:

1.确认马达旋转方向与Scale安装方向。

2.确认Scale接合部。

处理方式:

1.Scale安装方向反过来,或将“外部编码器的使用方法(Pn002.3)”的旋转方向设定为相反方向。

2.再次进行机械性结合。

 

●A.E02MECHATROLINK-II内部同步异常1

可能原因:

1. MECHATROLINK-II通信时,通过数字操作器或计算机进行了参数的编辑

2. MECHATROLINK-II传输周期发生了变动

3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确认参数的编辑方法。

2.NA

3.NA

处理方式:

1. MECHATROLINK-II通信时,不要通过数字操作器或计算机进行参数编辑。

2.消除上位装置的传输周期变动的原因。

3.再次接通电源,仍然发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,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E40MECHATROLINK-II传输周期设定异常】

可能原因:

1. MECHATROLINK-II传输周期的设定在规格范围外。

检查:

1.确认MECHATROLINK-II传输周期的设定值。

处理方式:

1.MECHATROLINK-II传输周期设定为正确的值。

 

●A.E50MECHATROLINK-II同步异常】

可能原因:

1.上位装置的WDT数据更新异常。

2.伺服驱动器故障。

检查:

1.确认上位装置的WDT数据更新。

2.NA

处理方式:

1.正确更新上位装置的WDT数据。

2.再次接通电源,仍然发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,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E51MECHATROLINK-II同步失败】

可能原因:

1.同步通信开始实,上位装置的WDT数据更新异常,无法开始同步通信。

2.伺服驱动器故障。

检查:

1.确认上位装置的WDT数据更新。

2.NA

处理方式:

1.正确更新上位装置的WDT数据。

2.再次接通电源,仍然发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,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E60MECHATROLINK-II通信异常(接收错误)

可能原因:

1. MECHATROLINK-II的接线不正确

2.由于噪声干扰,MECHATROLINK-II的数据接收错误。

3.伺服驱动器故障。

检查:

1.确认MECHATROLINK-II的接线。

2.NA

3.NA

处理方式:

1.正确连接MECHATROLINK-II通信电缆。正确连接终端电阻。

2.采取防止噪声干扰的措施(调整MECHATROLINK-II通信电缆或FG的接线。例如在MECHATROLINK-II通信电缆上加上铁氧体磁芯)

2.再次接通电源,仍然发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,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E61MECHATROLINK-II传输周期异常(同步间隔异常)

可能原因:

1. MECHATROLINK-II传输周期发生了变动。

2.伺服驱动器故障。

检查:

1.确认MECHATROLINK-II传输周期的设定值。

2.NA

处理方式:

1.消除上位装置的传输周期变动的原因。

2.再次接通电源,仍然发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,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E72【反馈选购模块检出失败警报】

可能原因:

1.伺服驱动器与反馈选购模块连接不良。

2.拆下了反馈选购模块。

3.反馈选购模块故障

4.伺服驱动器故障。

检查:

1.确认伺服驱动器与反馈选购模块的连接。

2.NA

3.NA

4.NA

处理方式:

1.正确连接反馈选购模块。

2.通过数字操作器或SigmaWin+执行Fn014(清除选购模块检出结果),然后再次接通电源。

3.更换反馈选购模块。

4.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EA2DRV警报2(伺服驱动器WDC异常)

可能原因:

1. MECHATROLINK-II通信时,通过数字操作器或计算机进行了参数编辑。

2. MECHATROLINK-II传输周期发生了变动。

3.伺服驱动器故障。

检查:

1.确认参数的编辑方法。

2.确认MECHATROLINK-II传输周期的设定值。

3.NA

处理方式:

1. MECHATROLINK-II通信时,不要通过数字操作器或计算机进行参数编辑。

2.消除上位装置的传输周期变动的原因。

3.再次接通电源,仍然发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,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Eb1安全功能用信号输入时间故障

可能原因:

1.硬件基极遮断功能的输入信号/HWBB1/HWBB2启动的时间差在1秒钟以上

检查:

1.测量2个输入信号的时间差。

处理方式:

1.可能是/HWBB1/HWBB2的输出信号回路、机器故障、伺服驱动器输入信号回路故障、输入信号用电缆断线。确认故障或断线。

 

●A.ED1【指令执行错误超时】

可能原因:

1.发生了MECHATROLINK指令超时错误。

检查:

1-1.确认执行指令时的电机状态。

1-2.确认执行指令时的外部编码器状态。

处理方式:

1-1.设定为在电机旋转时不执行SV_ON, SENS_ON指令。

1-2.设定为在未连接外部编码器时不执行SENS_ON指令。

 

●A.F10电源线欠相(在主电源ON的状态下,RST相中某一相的低电压状态持续了1秒钟以上)在投入主回路电源时检出

可能原因:

1.三相电源接线不良

2.三相电源不平衡

3.没有进行单相输入的参数设定(Pn00B.2=1)就直接输入了单相电源。

4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确认电源接线。

2.测量三相电源各相的电压。

3.确认电源和参数设定。

4.NA

处理方式:

1.确认电源接线是否有问题。

2.修正电源的不平衡(调换相位)。

3.正确设定电源和参数。

4.再次投入电源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CPF00掌上型操作器通信错误1

可能原因:

1.掌上型操作器与伺服驱动器之间连接不良

2.因噪声干扰而产生误动作

检查:

1.确认连接器的接触。

2.NA

处理方式:

1.重新插入连接器。或者更换电缆。

2.使掌上型操作器主体或电缆远离产生噪声干扰的设备/电缆。

 

CPF01掌上型操作器通信错误2

可能原因:

1.掌上型操作器故障

2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NA

2.NA

处理方式:

1.再次连接掌上型操作器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掌上型操作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掌上型操作器。

2.再次投入电源,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900位置偏差过大

可能原因:

1.伺服马达的UVW的接线不正确

2.伺服驱动器的增益较低

3.位置指令加速过大

4.相对于运转条件,位置偏差过大警报值(Pn520)较低

5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确认马达主回路用电缆的接线。

2.确认伺服驱动器的增益是否过低。

3.试着降低指令加速度后再运转。

4.确认位置偏差过大警报值(Pn520)是否适当。

5.NA

处理方式:

1.确认马达电缆或编码器电缆有无接触不良等问题。

2.通过高级自动调谐等提高伺服增益

3.加入位置指令加减速时间参数(Pn216)等的平滑功能。

4.正确设定参数Pn520的值。

5.再次投入电源。即使这样仍然发生警报时,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901伺服ON时位置偏差过大

可能原因:

1. 伺服OFF时电机动作导致位置偏差脉冲积留过多

检查:

1.NA

处理方式:

1. 正确设定伺服ON时的位置偏差过大警告值(Pn528)

 

 

●A.910超载警告变为超载(●A.710 ●A.720)之前的警告

可能原因:

1.马达接线、编码器接线不当或连接不良

2.运转时超过了超载保护特性

3.因为机械因素导致马达无法驱动,运转时的负载过大

4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确认接线。

2.确认马达的超载特性和运转指令。

3.确认运转指令和马达速度。

4.NA

处理方式:

1.确认马达接线、编码器接线是否有问题。

2.重新检讨负载条件、运转条件。或者重新检讨马达容量。

3.改善机械因素。

4.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911振动

可能原因:

1.检出马达转速异常振动

2.转动惯量比(Pn103)的值比实际值大或发生了大的变动

检查:

1.确认马达的杂音和运转时的速度、转矩/推力波形。

2.确认负载转动惯量值。

处理方式:

1.降低马达转速。或者降低速度回路增(Pn100)。

2.正确地设定转动惯量比(Pn103)。

 

●A.920回生超载警告发生回生超载(●A.320)之前的警告

可能原因:

1.电源电压高于规格范围

2.外接回生电阻值、伺服放大器容量或回生电阻容量不足,或者是连续回生状态

3.连续承受负负载,处于连续再生状态

检查:

1.测量电源电压。

2.再次确认运转条件和容量(容量选择软件SigmaSize+等)。

3.确认运转中的伺服马达的负载。

处理方式:

1.将电源电压设定在规格范围内。

2.变更回生电阻值、回生电阻容量或伺服驱动器容量。再次设定运转条件(容量选择软件SigmaSize+等)。

3.重新探讨包括伺服、机械、运转条件在内的系统。

 

●A.921DB超载警告变为DB超载(●A.731)之前的警告

可能原因:

1.马达被外力驱动

2.DB停止时的旋转能量超过DB电阻的容量

3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确认运转环境。

2.通过DB电阻功率消耗(Un00B)确认DB的使用频率。

3.NA

处理方式:

1.勿通过外力来驱动马达。

2.尝试以下措施。

•降低伺服马达的指令速度。

•调小负载转动惯量。

•减少DB停止的次数。

3.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930绝对值编码器电池故障(控制电源投入后经过4秒钟以上,电池电压低于规定值)仅连接绝对值编码器时检出

可能原因:

1.电池连接不良、未连接

2.电池电压低于规定值(2.7V

3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确认电池的连接情况。

2.测量电源电压。

3.NA

处理方式:

1.正确连接电池。

2.更换电池,重新投入控制电源。

3.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94A【数据设定警告1(参数编号)

可能原因:

1.使用了无法使用的参数。

检查:

1.NA

处理方式:

1-1.使用正确的参数。

1-2.A.94x/95x 与其他警报同时出现,请优先处理其他警报后再观察是否仍存在A.94x/95x警报。

 

●A.94B【数据设定警告2(数据范围外)

可能原因:

1.指令数据中设定了射定范围外的值。

检查:

1.NA

处理方式:

1-1.将设定范围内的值设定为参数。

1-2.A.94x/95x 与其他警报同时出现,请优先处理其他警报后再观察是否仍存在A.94x/95x警报。

 

●A.94C【数据设定警告3(计算错误)

可能原因:

1.设定值的计算结果出错。

检查:

1.NA

处理方式:

1-1.将设定范围内的值设定为参数。

1-2.A.94x/95x 与其他警报同时出现,请优先处理其他警报后再观察是否仍存在A.94x/95x警报。

 

●A.94D【数据设定警告4(参数大小)

可能原因:

1.指令中设定的参数大小不正确

检查:

1.NA

处理方式:

1-1.设定正确的参数大小。

1-2.A.94x/95x 与其他警报同时出现,请优先处理其他警报后再观察是否仍存在A.94x/95x警报。

 

●A.94E【数据设定警告5(闩锁模式异常)

可能原因:

1.检出了闩锁模式异常。

检查:

1.NA

处理方式:

1-1.Pn580的设定值或上位装置发送的LTMOD_ON指令内的LT_MOD数据设定为适当的值。

1-2.A.94x/95x 与其他警报同时出现,请优先处理其他警报后再观察是否仍存在A.94x/95x警报。

 

●A.95A【指令警告1(指令条件外)

可能原因:

1.指令条件不足。

检查:

1.NA

处理方式:

1-1.满足条件后发送指令。

1-2.A.94x/95x 与其他警报同时出现,请优先处理其他警报后再观察是否仍存在A.94x/95x警报。

 

●A.95B【指令警告1(未支持指令)

可能原因:

1.接收了不支持的指令。

检查:

1.NA

处理方式:

1-1.不发送不支持的指令。

1-2.A.94x/95x 与其他警报同时出现,请优先处理其他警报后再观察是否仍存在A.94x/95x警报。

 

●A.95D【指令警告4(指令的干涉)

可能原因:

1.不满足闩锁相关指令的发送条件。

检查:

1.NA

处理方式:

1-1.满足条件后发送指令。

1-2.A.94x/95x 与其他警报同时出现,请优先处理其他警报后再观察是否仍存在A.94x/95x警报。

 

●A.95E【指令警告5(子指令不可)

可能原因:

1.不满足子命令发送条件。

检查:

1.NA

处理方式:

1-1.满足条件后发送指令。

1-2.A.94x/95x 与其他警报同时出现,请优先处理其他警报后再观察是否仍存在A.94x/95x警报。

 

●A.95F【指令警告6(未定义的指令)

可能原因:

1.发送了未定义的指令。

检查:

1.NA

处理方式:

1-1.不使用未定义的指令。

1-2.A.94x/95x 与其他警报同时出现,请优先处理其他警报后再观察是否仍存在A.94x/95x警报。

 

●A.960MECHATROLINK通信警告】

可能原因:

1. MECHATROLINK-II通信电缆的接线不正确。

2.由于噪声干扰,MECHATROLINK-II的数据接受错误。

3.伺服驱动器故障。

检查:

1.确认接线状态。

2.确认安装环境

3.NA

处理方式:

1.正确连接MECHATROLINK-II通信电缆,并将终端电阻连接至终端站。

2.采取以下的房干扰措施。调整MECHATROLINK-II通信电缆及FG的接线,确保不受噪声干扰。向MECHATROLINK-II通信电缆上安装铁氧体磁芯

3.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,更换伺服驱动器。

 

●A.971低电压警告

可能原因:

1.电源电压为AC200V用时,在120V以下,电源电压为AC400V用时,在240V以下

2.运转中电源电压降低

3.发生瞬间停电

4.伺服驱动器的保险丝熔断

5.伺服驱动器故障

检查:

1.测量电源电压。

2.测量电源电压。

3.测量电源电压。

4.NA

5.NA

处理方式:

1.将电源电压调节到正常范围。

2.增大电源容量。

3.将电源电压调节到正常范围。变更瞬间停止保持时间(Pn509)时调节到较低值。

4.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,使用伺服驱动器时应连接AC/DC电抗器。

5.有可能是伺服驱动器故障。修理或更换伺服驱动器。